牡丹三首 其二

宫女妆花不必匀,浅红深紫自争新。
已能含笑惊愁眼,枉是无言对暮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牡丹盛开的生动画面,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含蓄动人。

前两句写牡丹的自然之美:宫女们精心打扮的花儿(暗指人工栽培的花)比不上这些自由生长的牡丹,它们深浅不一的红紫色花瓣各自绽放新姿。这里用"不必匀"和"自争新"突出了牡丹天然去雕饰的本真美。

后两句转入情感抒发:盛开的牡丹已经能用它的娇艳驱散人们眼中的愁绪,却只能默默无言地面对着即将逝去的春光。"枉是"二字透露出淡淡的惋惜,暗示再美的花朵也难逃季节更替的命运,而这份静默的美丽反而更触动人心。

全诗妙在将牡丹拟人化,既写出它艳压群芳的自信,又赋予它面对春光流逝时的无言惆怅,让读者在欣赏花姿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之情。这种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相结合的写法,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所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