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邢大舍人二首(湄丘先生长子,官中书舍人) 其一

严翁名望重乌台,公子于今始一来。
万里风霜追远迹,五湖风景动遗哀。
凤雏共识文明瑞,乔梓谁非世用材。
归去省亲思报国,拜恩还拟上蓬莱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邢大舍人的官员的,他是湄丘先生的长子,在中书省担任舍人一职。整首诗表达了对邢家父子的赞美,以及对他们忠孝两全的期许。

首联"严翁名望重乌台,公子于今始一来":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,这里说邢大舍人的父亲(严翁)在御史台很有声望,而他的儿子(公子)现在也终于来到京城任职。这两句点明了邢家父子都是朝廷重臣。

颔联"万里风霜追远迹,五湖风景动遗哀":写邢大舍人不远万里来到京城任职,追随着父亲的足迹。看到五湖(泛指各地)的风景,不禁想起家乡和亲人,心生感慨。

颈联"凤雏共识文明瑞,乔梓谁非世用材":用"凤雏"比喻邢大舍人是难得的人才,"乔梓"指父子关系。这两句说大家都认为邢大舍人是朝廷的祥瑞,而他们父子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。

尾联"归去省亲思报国,拜恩还拟上蓬莱":写邢大舍人回家探望亲人时也不忘报效国家,将来还要继续为朝廷效力。"蓬莱"在这里代指朝廷。

全诗通过赞美邢家父子的才能和品德,表达了作者对忠孝两全的官员的赞赏。诗中用典自然,如"凤雏"、"乔梓"等比喻都很贴切,既展现了邢大舍人的才华,又突出了他们父子的优秀。最后两句特别点出了忠孝两全的主题,既有亲情,又有报国之志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