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生游华山归也誇我以观动我以灵篇爰赠此章抒我夙愫

君行值杪秋,飘飘登云巅。
笑弄石莲花,俯漱玉女泉。
秦时采松女,有无嬉紫烟。
双骑两茅龙,曾逢呼子先。
夜栖何峰室,遇师叩何诠。
一虎啸海月,万壑惊风旋。
飒然毛骨换,错落神光圆。
晨兴扳长萝,朗咏青霞篇。
黄河衣带去,蓬莱瞪目前。
赤日跳扶桑,仙掌发红鲜。
伊予歉兹游,桂心三十年。
梦想落雁顶,携诗问青天。
林麓限层云,奋飞怅无缘。
安能振衣去,共尔追群仙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朋友游华山归来后,向诗人讲述见闻,激发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。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:

第一部分(前六句)写朋友秋日登华山的潇洒姿态。他像仙人一样在云端漫步,戏弄石莲花,畅饮玉女泉的清水,还遇到传说中秦代采松的女子在紫烟中嬉戏。这些描写展现了华山的神奇与朋友的飘逸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十句)通过一系列奇幻场景,展现华山的神仙气息。朋友骑着茅草变的龙遇见仙人,夜晚在山中向高人请教;猛虎长啸震动山谷,月光下朋友脱胎换骨;清晨他攀着藤萝朗诵诗篇,远眺如衣带的黄河和近在咫尺的蓬莱仙岛。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画面,把华山塑造成一个超脱尘世的神仙世界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八句)表达诗人自己的遗憾与向往。三十年来诗人一直梦想登上华山最高峰,在雁落之处对着青天吟诗,但现实中被山林云霞阻隔。最后他发出感叹:何时才能整理衣衫,和朋友一起去追寻那些逍遥的仙人呢?这里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和对自由仙境的渴望。

全诗用瑰丽的想象和生动的画面,把华山写成连接人间与仙境的桥梁。通过对比朋友的潇洒游历和自己的现实困境,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。诗中"骑茅龙""虎啸海月"等奇幻意象,既展现了华山的灵秀,也暗喻着人突破现实束缚的可能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