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及归吴兴(生近游永嘉)
家在霅溪傍,汀蘋绕舍香。
草玄偏寂寞,为客苦恓惶。
泽国聊倾盖,春闱早擅场。
陔兰行可采,月桂自应芳。
税驾临沧海,回辕指大梁。
裂裳趋远道,负米及高堂。
季子裘虽敝,安仁鬓未苍。
明年杏园里,辄莫负春光。
草玄偏寂寞,为客苦恓惶。
泽国聊倾盖,春闱早擅场。
陔兰行可采,月桂自应芳。
税驾临沧海,回辕指大梁。
裂裳趋远道,负米及高堂。
季子裘虽敝,安仁鬓未苍。
明年杏园里,辄莫负春光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孙及的人从外地返回家乡吴兴(今浙江湖州)的故事,字里行间透着对家乡的思念、在外打拼的不易,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。
1. 家乡的美好(前四句)
诗人用“霅溪”“汀蘋”“舍香”这些清新的意象,描绘出家乡的美丽:门前溪水潺潺,水边蘋草环绕,连空气中都飘着清香。但紧接着笔锋一转,提到自己在外漂泊时,像汉代杨雄写《太玄经》一样孤独寂寞,做异乡客的日子充满心酸。
2. 曾经的辉煌与孝心(中间六句)
诗人回忆自己曾在科举考场(春闱)上表现优异,像月宫折桂一样才华出众。但他更牵挂的是家中父母——用“陔兰”(《诗经》中代指孝养父母)和“负米”(子路背米养亲的典故)表达自己赶回家尽孝的决心。即使像苏秦(季子)一样衣衫破旧,像潘岳(安仁)一样未老先衰,也要踏上归途。
3. 对未来的期待(最后两句)
诗人想象明年春天在长安杏园(唐代进士庆功之地)的场景,暗示自己虽暂时回乡,但仍怀有抱负,鼓励自己不要辜负青春时光。
全诗亮点
- 乡土情结:用溪水、香草等具体画面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温暖记忆。
- 真实感:不掩饰漂泊的狼狈(“裘虽敝”“鬓未苍”),反而让奋斗的形象更鲜活。
- 积极态度:尽管旅途艰辛,结尾仍以“莫负春光”传递出乐观向上的力量。
就像现代人离乡打工后返乡的心情:既想念妈妈做的饭,又放不下心中理想,但总相信努力终有回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