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夜读亡友钱木庵诗中有咏尘咏影二首叹其学道有得追和原韵 其一 咏尘
果否蓬莱海底生,本来无质自然轻。
狂能眯目虚空暗,细解窥窗穴隙明。
羊角团团多借势,马头滚滚似趋名。
泥融雨浥终难尽,那得乾坤一扫清。
狂能眯目虚空暗,细解窥窗穴隙明。
羊角团团多借势,马头滚滚似趋名。
泥融雨浥终难尽,那得乾坤一扫清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以"尘"为切入点,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探讨了人生哲理。
开头用问句引出思考:尘埃真的来自蓬莱仙岛的海底吗?其实它本就没有实体,自然轻飘飘的。这里暗示人生烦恼就像尘埃一样虚无缥缈。
中间四句用四个精彩比喻描写尘埃的特性:
1. 狂风中的尘埃会迷住人眼,让天空都变暗,就像人容易被外界干扰而迷失方向。
2. 细微的尘埃却能透过窗缝让光线进来,暗示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发现光明。
3. 像羊角面包一样打转的尘埃,讽刺那些趋炎附势的人。
4. 像马头前翻滚的尘埃,讽刺追名逐利之徒。
最后两句点明主旨:尘埃被雨水打湿融入泥土也难以消失,就像人世间的烦恼永远无法彻底清除。表达了看透世事后的一种无奈和超脱。
全诗通过描写尘埃,实际上是在说人生百态。作者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,道出了对名利、欲望等人性弱点的深刻观察,最后流露出一种看破红尘的智慧。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,读来耐人寻味。
查慎行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