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郑明府(地方官员)离任时的场景,表达了百姓对他的不舍和祝福。
开头两句说郑明府当初来上任时满怀理想("弦歌"指儒家教化),但如今要离开这座让他留恋的城市。"北谢苍龙去,南随黄鹄飞"用神鸟比喻他的离去,既庄重又飘逸。
中间写景很有特色:夏云从海上升起,吴山在江边若隐若现。这些自然景象既点明离别时节(夏季),又暗含"海阔凭鱼跃"的祝福。
最后两句最动人:老百姓的歌声怎么会因为距离而断绝呢?我们将永远记得这位穿黑衣(官服)的好官。这里用"缁衣"典故,既指官服,又暗含《诗经》中赞美贤臣的深意。
全诗通过云、山、鸟等意象,把一场普通的人事调动写得气象开阔,既不失官员离任的体面,又饱含真挚的百姓情感,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特有的含蓄美。
宋之问
宋之问(约656 — 约712),字延清,名少连,汉族,汾州(今山西汾阳市)人,初唐时期的诗人,与沈佺期并称“沈宋”。唐高宗上元二年(675),进士及第,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,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,被召入文学馆,不久出授洛州参军,永隆元年(681),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。与陈子昂、卢藏用、司马承祯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