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美亭怀徐少湖

林麓莽苍苍,亭幽人独上。
萦回瞰岩岫,沃衍观田壤。
嘉卉散异芳,珍丛发新爽。
微阴益峰高,始霁壮泉响。
迹羡鱼鸟闻,心忻草木长。
不谐意所钦,终未极兹赏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高美亭,被自然美景深深打动的场景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画面感十足的风景描写
诗人用镜头般的语言带我们游览:先是远望苍茫山林(林麓莽苍苍),然后聚焦到幽静的亭子(亭幽人独上)。接着视线移动——俯瞰山岩沟壑(萦回瞰岩岫),平眺肥沃田野(沃衍观田壤)。特写镜头给到绽放的奇花(嘉卉散异芳)和清新的树丛(珍丛发新爽)。最后用动态画面收尾:云朵让山峰显得更高(微阴益峰高),雨后的泉水声响更清亮(始霁壮泉响)。

2. 人与自然的心灵共鸣
诗人看到鱼鸟自在(迹羡鱼鸟闻),草木茂盛(心忻草木长),产生了强烈共鸣。"羡"和"忻"两个字,透露出他对这种无拘无束自然状态的向往。这种情感很现代——就像我们今天看到野生动物纪录片时,也会产生类似的感动。

3. 留有遗憾的余韵
结尾两句很真实:虽然景色绝美,但诗人说"不谐意所钦,终未极兹赏",意思是没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欣赏,总觉得不够尽兴。这种遗憾让诗歌更有温度,就像我们旅游看到美景时,常会想"要是某某也在就好了"。

全诗妙在把常见的登山体验写得层次分明:从远到近的空间转换,从视觉到听觉的多感官描写,从外在景色到内心感受的自然过渡。最后那份小小的遗憾,反而让整首诗更加真实动人。

王慎中

王慎中 (1509年10月10日—1559年8月19日[1] ),字道思,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,号遵岩居士,后号南江。因家庭排行第二,又称王仲子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明代诗人、散文家,嘉靖八才子之首,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