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琊山 其三

野花雨后放,流水到门旁。
半里前山路,言寻九老堂。
古杉如鹤立,新竹比人长。
怀古重搔首,孤鸿下夕阳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野的宁静画面,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淡淡追忆。

开头两句写雨后野花绽放,溪水流到门前,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,仿佛能闻到泥土和花草的芬芳。接着,诗人沿着山路前行,去寻找传说中的“九老堂”(可能指隐士或贤人聚会的地方),带出一丝寻访古迹的意味。

五六句用比喻写景:古老的杉树像鹤一样挺拔而立,新生的竹子已经长得比人还高。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,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——老树与新竹的对比,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更替。

最后两句是情感的升华:诗人怀想古人,不禁惆怅地挠头(“搔首”是古人表达忧思的习惯动作),此时一只孤雁飞过夕阳,画面苍茫而寂寥。这里的“孤鸿”既是实景,也象征诗人孤独的心境,夕阳则给整首诗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。

全诗语言朴素,但意境悠远。它像一幅水墨画,既有雨后山林的清新,又有怀古的深沉,最后以孤雁夕阳收尾,留下余韵,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历史交织的苍凉之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