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题代答(三十首上下平韵) 其六

低头羞问壁边书,滟滟横波思有馀。
风飏檀烟销篆印,月移花影过庭除。
鸳衾久别难为梦,云髻朝来不欲梳。
早是自家无气力,唤人相伴洗裙裾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孤独中的细腻情感和日常生活场景,语言柔美,充满画面感。

首联"低头羞问壁边书,滟滟横波思有馀"写女子低头看书时,眼中含着盈盈泪光,思绪万千。"滟滟横波"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含蓄,把泪光比作水波,暗示她内心不平静。

颔联"风飏檀烟销篆印,月移花影过庭除"通过两个动态画面展现时间流逝:檀香的烟雾被风吹散,月光下的花影慢慢移动。这些细节烘托出女子独处时的寂寞氛围。

颈联"鸳衾久别难为梦,云髻朝来不欲梳"直接点明她因与爱人分离而失眠、无心梳妆的心理状态。"鸳衾"(绣着鸳鸯的被子)暗示夫妻分离,"云髻"(蓬松的发髻)显示她无心打扮。

尾联"早是自家无气力,唤人相伴洗裙裾"最打动人心:明明自己连洗衣服的力气都没有,却还要故作坚强,叫人来帮忙时还要掩饰自己的虚弱。这种矛盾心理的刻画非常真实。

全诗通过"低头看书""看香燃尽""看月移花影""懒梳妆""无力洗衣"这些生活细节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思念爱人、强撑精神的女性形象。诗人没有直接写"我多伤心",而是用具体动作和环境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情绪,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