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郎侍郎

两朝人物叹贤豪,凛凛清风晚见褒。
江汉但归沧海阔,丘陵难学太山高。
放怀诗酒机先息,回首功名世自劳。
久愿作公樽俎客,恨无三亩斲(张本作斸)蓬蒿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姓郎的官员(侍郎)的,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自己的人生感慨。

前四句夸赞对方:
1. "两朝人物叹贤豪":你在两个朝代都算得上杰出人才,大家都赞叹你的才能和品德。
2. "凛凛清风晚见褒":你清廉正直的品格到晚年更受赞誉("清风"常用来形容清官)。
3-4句用比喻:长江汉水终归大海(比喻郎侍郎的成就),普通丘陵永远比不上泰山(自谦比不上对方)。

后四句转向自我感慨:
5-6句说自己的生活态度:现在只想写诗喝酒远离官场算计,回头看追求功名真是自找辛苦。
7-8句表达愿望:早就想当您的座上宾(樽俎指酒宴),可惜我连三亩地都没有(斸蓬蒿指归隐种地),连隐居的资格都没有。

全诗亮点:
- 用江汉归海、丘陵泰山这样的大自然对比,形象地写出对前辈的敬仰
- "放怀诗酒"与"回首功名"的对比,展现从热衷仕途到向往闲适的心态转变
- 最后自嘲"无三亩地",既谦虚又带着怀才不遇的淡淡苦涩

本质上是一封高级版"求职信":先使劲夸对方,再委婉说自己不得志,暗示希望得到提携。但写得很含蓄优雅,把拍马屁和发牢骚都变成了诗意表达。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