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洞庭泛月歌(辛未)

有酒不饮空徘徊,明月笑我非仙才。
眼前洞庭八百顷,水色况如新泼醅。
野航恰受三两客,桨橹以外皆樽罍。
初更放棹不觉远,却望断郭横云隈。
舟行忽到星斗上,水底别有青天开。
须臾素魄出晃漾,冰蟾倒浸雪一堆。
君扁二山露沐首,楼阁尽化为琼瑰。
我时捉取水底月,盈盈贮向玻璃杯。
左徒苦未知酒趣,湖君夫人安在哉。
巴陵渔父颇解事,禁寒永夜相追陪。
忆我南游甫十岁,波涛百涉心如孩。
年来风尘益潦倒,失意屡遭俗子咍。
惟有东湖湖上月,曾照我去照我来。
一年难得是今夜,放饮那顾寒更催。
醉卧不知风露冷,清光还载满船回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,诗人在洞庭湖上泛舟赏月的情景,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。

诗的开头,诗人自嘲自己不是“仙才”,不会饮酒,只是空自徘徊。然而,面对洞庭湖的壮丽景色,他立刻被吸引住了。湖水如新酿的美酒,小船载着三两好友,桨橹之外仿佛都是酒器,气氛轻松自在。

随着夜色渐深,诗人乘船远行,渐渐离开了岸边。湖水倒映着星空,仿佛天上地下有两个世界。月亮升起,湖面上银光闪烁,宛如冰蟾倒影,美丽非凡。君山和扁山在月光下如沐露水,楼阁也仿佛化作了玉雕,景色如梦似幻。

诗人一时兴起,伸手去捉水底的月亮,仿佛要将这美景珍藏进杯中。他想到古代的屈原不懂得酒中乐趣,而湖中的神灵也似乎不在,只有巴陵的渔父懂得这夜的美妙,陪伴他度过这寒冷的夜晚。

接下来,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南游经历,那时的他无所畏惧,心如孩童。如今,岁月流逝,他在世俗中屡遭挫折,被人嘲笑。唯有东湖的月光,曾经陪伴他离开,如今又陪伴他归来,始终如一。

最后,诗人感叹一年中难得有这样的夜晚,不顾寒冷,尽情饮酒,醉卧船中,感受风露的清凉。清冷的月光洒满船舱,仿佛带着他回到了宁静与美好的心境。

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湖光月色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起伏的感慨。诗中的月亮不仅是自然景观,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,象征着他经历风雨后依然保持的纯净与美好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