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浦·题周湘云九石图之远浦涵星1926

秀极信能奇,乍凝眸、烟水迷离如许。波路旧归帆。

遥情在,落月霜天笼曙。瑶光历历,种榆合傍云深处。

江影平分秋伫雁,依约在东三五。

仙源谁识支机,恰教人卧看,牵牛织女。望极似涔阳,依南斗、不转楚骚心苦。

贞姿雪濯,聚星消得髯翁句。丘壑胸中堪列宿,骨傲未须怜汝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江畔星月交辉的梦幻画卷,展现了文人高洁的胸襟。全词可分三个层次来理解:

上片写景如电影镜头般展开:开篇用"秀极信能奇"赞叹眼前奇景,烟雾朦胧的江面突然闯入视野。归帆、落月、霜天等意象串联,勾勒出黎明前最幽静的江景。"瑶光历历"四句尤为精彩——月光像碎银般洒在江面,大雁三五成群掠过,将秋夜江景的动态美凝固在瞬间。

中片转入神话联想:诗人卧看星空,自然联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。"支机石"的典故暗藏巧思,既指星空的神秘,又暗示自己像古人一样沉醉其中。南斗星的意象引出屈原的愁思,为画面注入一丝文人的忧思。

下片托物言志:用"贞姿雪濯"形容星月的皎洁,暗喻自己清白品格。"髯翁"(指苏轼)的典故,展现以古人自况的文人雅趣。结尾"丘壑胸中"两句最见风骨——将星空比作胸中沟壑,彰显开阔胸怀;"骨傲"二字更是画龙点睛,把文人孤傲不群的气节写得跃然纸上。

全词妙在虚实相生:实景描写细腻如工笔画,星空倒映江面的画面尤为惊艳;虚写部分则通过典故拓展意境,把眼前景升华为精神家园。词人用星月澄澈喻品格高洁,将寻常夜景写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,展现了传统文人"万物静观皆自得"的审美情趣。

况周颐

况周颐(1859~1926)晚清官员、词人。原名周仪,因避宣统帝溥仪讳,改名周颐。字夔笙,一字揆孙,别号玉梅词人、玉梅词隐,晚号蕙风词隐,人称况古,况古人,室名兰云梦楼,西庐等。广西临桂(今桂林)人,原籍湖南宝庆。光绪五年举人,曾官内阁中书,后入张之洞、端方幕府。一生致力于词,凡五十年,尤精于词论。与王鹏运、朱孝臧、郑文焯合称“清末四大家”。著有《蕙风词》、《蕙风词话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