蓼莪山奉次泽西兄韵

五湖春色际天来,沙鸟风帆递往回。
笑日野花幽近竹,入云风磴冷侵苔。
栖迟白首惟疏放,报答青春信酒杯。
好事山僧能不倦,晚犹携客上高台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间的闲适画卷,充满自然生机与人生感慨。

前四句写景:五湖的春色仿佛从天边涌来,沙洲上的水鸟和风中帆船来来往往。阳光下,野花在竹林边静静绽放,高耸入云的山路石阶被青苔覆盖,透着凉意。这里用"际天来""递往回"等动态描写,让春景显得辽阔而活泼。

后四句抒情:诗人说自己虽已白头,仍保持着洒脱的性格,要用酒杯来致敬青春。最后夸赞山中的僧人热情好客,傍晚还带着客人登高赏景。这里的"栖迟白首""报答青春"形成有趣对比,既承认年老,又保持年轻心态。

全诗亮点在于:
1. 动静结合:既有飞鸟帆影的动感,又有野花青苔的静谧
2. 色彩明快:春色、笑日、白首、酒杯等意象构成鲜亮画面
3. 人景交融:通过僧人待客的细节,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

诗人通过登山所见,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,传递出"人老心不老"的乐观精神。

杭淮

(1462—1538)明常州宜兴人,字东卿,号复溪。杭济弟。弘治十二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,迁员外郎。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,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。与兄济并负诗名。有《双溪诗集》、《二杭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