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飞多(戊子)

雀飞多,饮啄野田里,奈何卒逢黄鹞子。
谁其救者弹以丸,何用报君双玉环。
玉环如可得,不惜黄花与尔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,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存与报恩的寓言故事。

前半部分像一部微型纪录片:一群麻雀在田野里自由觅食,突然遭遇凶猛的老鹰(黄鹞子)。生死关头,有人用弹丸赶走老鹰救了麻雀。这里用"奈何"二字,瞬间把悠闲的田园画面切换成惊险的逃生场景。

后半部分转向温暖的人情味:获救的麻雀想用双玉环报恩,但恩人却说不需要贵重礼物。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心——如果非要报答,我宁愿要你分享野地里的普通野花(黄花),这比玉环更珍贵。这里的"不惜"二字,透露出恩人看重的是真挚的情谊而非物质。

全诗通过麻雀的视角,传递了三个生活智慧:
1)生命中的危机往往突如其来("卒逢")
2)真正的帮助不求回报
3)朴素的情感连接(分享野花)比物质回报更有价值

诗人用麻雀、老鹰、弹丸、玉环、野花这些日常事物,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故事,让读者在短短几句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、人情的温暖和知足常乐的智慧。

朱彝尊
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