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少詹王先生(士禛)代祀南海兼怀梁孝廉(佩兰)屈处士(大均)陈处士(恭尹)(甲子)

今年天子省方岳,诏祀四渎封五山。
属车先行上日观,使者分命辞星班。
先生储端乍迁秩,诞持龙节临百蛮。
维南有海祝融宅,沐浴日月神所寰。
吾昔踰岭谒祠下,呕哑门启金兽镮。
木棉阴浓画壁冷,铜鼓雨渍苔花斑。
模糊穹碑蚀岁月,夹侍秘怪殊䰅鬟。
鲎帆歘忽飓母恶,珠宫贝阙罕得扳(布还反)。
先生到日陈祝册,扶胥渡口黄木湾。
双崖断若青玉玦,小海大海波漩澴。
绫袍织成孔雀翠,綵旗飘飐芙蓉殷。
神弦安歌合竽瑟,巫觋屡舞摇花鬘。
牲肥酒香百灵悦,旋舻奋棹渡无艰。
乾坤端倪尽轩豁,鳄鱼远徙除阴奸。
五羊仙城六榕寺,刘王花坞恣回环。
况有尉佗台畔楼,晴阑百尺眺高閒。
人家两岸种红豆,芳草一丛飞白鹇。
荔支洲边少黄叶,菖蒲涧曲多青菅。
江蕉成林乳滴滴,山乌挟子鸣𠴨𠴨。
珠娘摇橹蜑子唱,小舫亦足开襟颜。
先生赋才媕群雅,得句岂独惊愚孱。
古来时巡必望秩,书有帝典颂有般。
蚃蛉毛笔鸲鹆砚,輶轩所采谁能删。
邮签虽越一万里,计程七月当来还。
河冰未合日南至,芦沟桥水流琤潺。
四牡光华送行迈,车前驺唱难牵攀。
最愁执手河梁人,归时稳卧柴荆关。
南园旧友傥无恙,尺书报我吴会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送别好友王士禛(号少詹)奉命去南海祭祀时写的,既表达了对友人出行的祝福,又借机抒发了对岭南风物的怀念。

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看:

1. 祭祀使命(开头到"鳄鱼远徙除阴奸")
写皇帝派王士禛去南海祭祀的庄严场景。用"龙节临百蛮"形容使者持皇家符节出行的威仪,描写南海神庙"铜鼓雨渍苔花斑"的古老神秘。通过"牲肥酒香百灵悦"等祭祀细节,暗示这次出行能带来风调雨顺。

2. 岭南风情("五羊仙城六榕寺"到"小舫亦足开襟颜")
这是全诗最生动的部分。诗人回忆岭南特色景致:广州的六榕寺、南越王赵佗的旧楼台,还有红豆树、白鹇鸟、荔枝洲、菖蒲涧等典型风物。特别用"珠娘摇橹蜑子唱"写水上人家的生活,充满南国生活气息。

3. 离别寄情(最后部分)
既期待友人"七月当来还",又牵挂岭南旧友(梁佩兰等文人)。最后"最愁执手河梁人"两句,流露出对老友重聚的期盼,显得真挚动人。

诗歌亮点
- 把官方祭祀仪式写得庄严而不呆板
- 对岭南风物的描写如彩色画卷,红豆、白鹇、荔枝等都是典型意象
- 在送别诗中巧妙融入对第三方的思念,情感层次丰富
- 语言既有"鲎帆歘忽飓母恶"这样生动的方言词汇,也有"双崖断若青玉玦"的优美比喻

这种将公务出行、地方风情和个人情感熔于一炉的写法,展现了清代文人诗的特色:既恪守礼仪规范,又能自由抒发真情实感。

朱彝尊
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