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带点神秘感的山水画卷,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传递出自然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感。
前两句"丹炉云半掩,苍柏月长寒"像电影镜头:远处炼丹炉(可能指山形)被云雾半遮半掩,苍翠的柏树在月光下透着寒意。这里用"丹炉"暗示仙气,用"长寒"让画面顿时有了时间感,仿佛这片景色千百年来一直如此。
后两句"疏凿高千古,风雷薄急湍"转入动态描写:说这山水是古人开凿而成(暗指大禹治水的传说),历经千年依然巍峨;而风雷在湍急的水流上翻滚,用"薄"字(迫近的意思)让自然界的威力扑面而来。
全诗妙在:
1. 动静结合 - 静谧的云月柏树与奔腾的风雷急湍形成对比
2. 时空交错 - 既有眼前的云雾月光,又联想到千年前的开凿历史
3. 以小见大 - 通过云、月、柏这些具体景物,让人感受到整个山川的壮阔
就像用短短20个字拍了一部山水纪录片,既有仙气飘飘的镜头,又有雷霆万钧的场面,还暗藏着沧海桑田的岁月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