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陈丞相

大厦将倾一木支,登陴恸哭志难移。
螳螂怒臂当车日,精卫衔沙塞海时。
梦里忽惊元主朔,军中犹卓宋家旗。
孤臣万死原无恨,独怪山翁总不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悲壮的情感,歌颂了一位名叫陈丞相的忠臣在国家危亡时的坚守与牺牲。

前两句"大厦将倾一木支,登陴恸哭志难移"用即将倒塌的高楼比喻南宋将亡,而陈丞相就像一根孤独的柱子苦苦支撑。他站在城墙上痛哭,但报国的决心毫不动摇。

三四句"螳螂怒臂当车日,精卫衔沙塞海时"用了两个著名典故: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马车,精卫鸟不停衔石子想填平大海。这两个夸张的比喻,强调陈丞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。

五六句"梦里忽惊元主朔,军中犹卓宋家旗"形成强烈对比:梦里惊醒发现元朝已统治中原("元主朔"指元朝历法),但现实中陈丞相的军队仍高举着宋朝旗帜,说明他至死都在抵抗。

最后两句"孤臣万死原无恨,独怪山翁总不知"最动人:这位孤独的忠臣万死不悔,唯一遗憾的是山中隐士("山翁")始终不理解他的选择。这里暗含对当时逃避现实之人的批评,也反衬出陈丞相"虽千万人吾往矣"的勇气。

全诗用夸张的比喻、强烈的对比和深沉的情感,塑造了一个在国家危难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英雄形象。最打动人的是,这位英雄不后悔牺牲,只遗憾自己的苦心无人理解,这种孤独中的坚守特别震撼人心。

郑钺

郑钺,一名少伟,字夷伯,号云我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度宗咸淳十年(一二七四)特奏名进士。陈文龙募兵兴化时为其幕客。宋亡不仕。有《云我存稿》,已佚。事见清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三五、四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