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十二

不择名山老,江流尽有源。
金轮承雨露,华首接云根。
一榻长霄迥,千峰古木繁。
终焉复何憾,相视欲无言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生活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
首先,诗中“不择名山老,江流尽有源”这两句,说的是作者并不在意自己是否住在有名的山里,只要能够长久地生活在山中,就已经满足了。江流总是有源头的,象征着一切都有其根源和归宿。作者选择隐居山林,正是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。

接下来,“金轮承雨露,华首接云根”这两句,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。金轮可能指的是太阳,太阳承受着雨露的滋润,象征着自然的恩泽。华首则可能指山峰,山峰高耸入云,仿佛与云朵相连,展现了山的高大与壮丽。

然后,“一榻长霄迥,千峰古木繁”这两句,写的是作者在山中的生活。一榻指的是简陋的床铺,长霄指的是辽阔的天空。作者躺在简陋的床上,望着辽阔的天空,感到无比的宁静与自由。千峰古木繁,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古木参天的景象,展现了自然的古老与繁茂。

最后,“终焉复何憾,相视欲无言”这两句,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。终焉指的是最终的归宿,作者认为在这样宁静的山中生活,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。相视欲无言,则表达了作者与自然之间的默契,彼此无需言语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象和隐士的生活,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淡泊,展现了隐士的豁达与超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