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于1909年,是作者送别朋友章锡卿去日本时所作。全诗通过回忆和感慨,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对友人远行的复杂心情。
前四句是回忆:作者想起自己当年也曾乘船东渡日本,在秋天的海上看到万里波涛。那时远眺日本("蓬岛"指蓬莱仙岛,这里代指日本),仿佛看到天边的烟霞;在日本结识的杰出人物("霸图人物"指有抱负的人才),如今都已成为座上宾。这些回忆充满壮阔的海洋意象和豪迈气概。
后四句转为感慨:人生就像滔滔江水历经无数劫难(佛教用语"千劫"指漫长岁月),广阔的天地也不过像水面上一个转瞬即逝的泡沫。现在送别友人,突然惊醒了自己的旧梦,只能徒然地抓着头皮,为祖国的现状叹息("神州"指中国)。这里透露出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忧国之情。
全诗最动人的是把个人经历、送别之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。海洋的壮阔与人生的渺小形成对比,昔日的豪情与现实的忧虑产生反差,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。诗中"叹神州"三个字,道出了无数仁人志士面对积贫积弱中国的共同心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