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小岭 其二

湖南近岭南,地暖少霜霰。
即无春雨膏,青山终不变。
况经三日霖,一绿万峰遍。
我时冒雨来,湿翠泼人面。
回飙揭层烟,岚光递隐见。
密雨渍颓云,模糊又一片。
宿雾松杉深,浓露藤萝罥。
生气入深山,草木郁葱茜。
樵径碧逾高,烧痕青山旋。
山畬叠鱼鳞,棱棱自筑堰。
高低畎浍盈,横溢水花溅。
溪谷酣笙镛,树杪明匹练。
应接声色劳,远近耳目眩。
衣装无寸乾,吾游岂告倦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地区雨后山林的生机勃勃景象,充满动态美感与生活气息。

开篇点出岭南气候温暖少霜雪的特点,即使没有春雨滋润,青山也常年苍翠。接着用"湿翠泼人面"这样生动的比喻,让人仿佛感受到雨后山林青翠欲滴的湿润感。诗人通过"回飙揭层烟"、"密雨渍颓云"等动态描写,展现了山间云雾变幻的奇幻景象。

中段细致刻画了雨中山林的细节:松杉间未散的雾气、藤萝上凝结的露珠、被雨水洗刷过的碧绿樵径、山火留下的痕迹。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湿润而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。

最后将视线转向农耕场景:鱼鳞般整齐的梯田、纵横交错的沟渠、飞溅的流水、溪谷的水声,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描写,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。结尾"衣装无寸乾"的细节,既表现了诗人冒雨游览的兴致,也暗示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。

全诗以雨为线索,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结合,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,让读者感受到岭南特有的湿润美与生命力。诗人不是远距离观赏,而是全身心投入其中,用"湿翠泼人面"这样的亲身体验,带领读者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