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梦锡教授送黄精以诗答其意

太阳之草名黄精,养性独冠神农经。扫除白发有奇效,采食既久通仙灵。

年来衰病乃如许,瘴疠忧患频相仍。稍从方士学服饵,桑榆庶以延颓龄。

鼎中九转未遽就,聊假草木搴其英。闽山无雪苗可识,劳君为我锄青冥。

封题寄远意良厚,不道山寒少茯苓。蜜蒸日暴试新法,入口便觉身倍轻。

只今兵革未衰息,群盗蜂蚁犹纵横。何须运甓习筋力,会当一举腾上烟云之翠屏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作者感谢朋友郑梦锡赠送黄精(一种中药材)的回赠之作,通过描写黄精的功效和自己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在乱世中寻求身心安宁的愿望。

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
1. 赞美黄精(前六句):开篇直接夸赞黄精是"太阳之草",在中药里地位很高,能乌发养生,长期服用甚至能通灵成仙。这里用夸张手法突出黄精的神奇。

2. 个人境遇(中间十句):作者说自己近年体弱多病,又遭遇战乱("瘴疠忧患"),于是学着用中药调理身体。虽然炼丹未成,但先靠草药养生。特别感谢朋友从遥远的闽山(福建)专门为他采挖黄精,还用心用蜜蒸晒干的新方法加工,吃后确实感觉身体轻快。

3. 时代感慨(最后四句):笔锋转到现实,说现在战乱未平,盗匪横行,但自己并不想像陶侃(东晋名将)那样靠搬砖练体力去建功立业,而是向往能超脱尘世,飞升到云雾缭绕的青山中过隐居生活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- 把普通药材写得充满仙气,展现古人"药食同源"的养生智慧
- 在感谢礼物时自然流露乱世中的无奈与超脱
- 结尾的"腾云上翠屏"想象,把逃避现实的愿望写得浪漫飘逸
-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,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超凡脱俗的追求

通过一包药材,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年代既要调理身体,又想安顿心灵的复杂心态。

李纲

李纲(1083年-1140年2月5日),北宋末、南宋初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祖籍福建邵武,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。李纲能诗文,写有不少爱国篇章。亦能词,其咏史之作,形象鲜明生动,风格沉雄劲健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、《靖康传信录》、《梁溪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