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,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正义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。
前四句直指社会现实:诗人闲来在竹简上题诗,每个字都饱含对邪恶现象的愤怒。他用"溺水者无人救援"比喻冷漠旁观的社会现象,用"专门虐待他人"讽刺那些为虎作伥的帮凶,语言犀利如匕首。
五六句转入自然意象的描写:山下的流水带走落花,暗喻时光流逝;人间却像被火烧的猪圈,虱子(比喻坏人)被烧得焦头烂额。这两个画面形成强烈反差,暗示恶人终将自食恶果。
最后两句充满希望:就像月亮有圆缺、四季会轮回,正义虽迟但到。诗人用"六月大鹏乘风起"的典故(出自庄子),比喻转机就在眼前,给人以振奋的力量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"于黑暗中看见光明"的智慧:既直面现实的黑暗,又坚信善恶有报的天理。诗人用火烧虱子、大鹏展翅这些接地气的比喻,把深刻道理说得通俗易懂,展现出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和乐观精神。
释居简
释居简(一一六四~一二四六),字敬叟,号北涧,潼川(今四川三台)人。俗姓龙(《补续高僧传》卷二四作王)。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,参别峰涂毒于径山,谒育王佛照德光,走江西访诸祖遗迹。历住台之般若报恩。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。起应霅之铁佛、西余,常之显庆、碧云,苏之慧日,湖之道场,诏迁净慈,晚居天台。理宗淳祐六年卒,年八十三,僧腊六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