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孤寂画面,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传递出游子思乡的愁绪。
前两句用开阔的天空和南飞大雁,暗示季节已到秋天。淞江鲈鱼肥美,看似在说美食,实则暗指这正是该回家的时节。这里用"雁飞飞"三个字,让人联想到大雁都知道按时回家,反衬出诗人的漂泊。
中间四句细腻描写了渡头的景象:柳枝随风摆动,像在欺负过路人的帽子;松树上的露水沾湿了僧人的衣衫。远处塔影随着潮水起落若隐若现,对岸的钟声穿透薄雾传来。这些画面看似平常,但"欺"字和"湿"字用得特别妙,把自然景物写活了,让读者能感受到渡口潮湿微寒的氛围。
最后两句直接抒发情感:这地方让人不忍回头多看,什么时候才能踏上归途呢?一个"不堪回首",道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。整首诗从景物入手,以情感收尾,让读者跟着诗人一起体会那份羁旅愁思。
陈允平
陈允平,字君衡,一字衡仲,号西麓,宋末元初四明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鄞县)人。生卒年俱不确定,前人认为“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(1215-1220)比较合理”,“卒年疑在元贞前后,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”,暂依之。少从杨简学,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。有诗集《西麓诗稿》,存诗86首,《全宋诗》另从《永乐大典》辑3首,从《诗渊》辑50首,共计139首。有词集《日湖渔唱》和《西麓继周集》,各存词86首和123首,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,《全宋词》无另辑者,共计209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