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朋友顾文子的思念和感慨,充满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。
前四句写的是两人不同的生活态度:作者自己过着纵情饮酒、自由自在的生活,像古代隐士向秀、禽滑厘那样追求闲适;而朋友顾文子却因为奔波劳碌,无法实现自己爱山乐水的本心。这里用"行路苦"暗示朋友为生活所迫的艰辛。
后四句转为对朋友的关怀:作者说自己像笨拙的鸟儿不擅长筑巢(暗指不擅长经营生活),却更心疼朋友在世俗中陷得太深。最后用"小山桂"这个意象(可能指代隐士生活或高洁品格),表示会好好保存这份情谊,等待朋友回头重寻当初的理想。
全诗通过对比两种生活方式,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,又暗含规劝之意。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,把知识分子在"出世"与"入世"间的矛盾心理,以及朋友间的惺惺相惜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。
黄景仁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。七言诗极有特色。亦能词。著有《两当轩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