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湖边纳凉的闲适场景,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。
前两句"风撼芙蕖入座香,水轩闲坐趣何长"写实:微风吹动湖中荷花,把清香送到坐着的人身边;在水边亭子里悠闲独坐,这份趣味多么悠长。这里用"撼"字很生动,仿佛能看到荷花随风摇摆的样子。
后两句"相怀不是人间景,隔岸归禽噪晚凉"转入抒情:眼前这景色美好得不像是人间该有的,对岸归巢的鸟儿叽叽喳喳,更衬托出傍晚的清凉。诗人用"不是人间景"的夸张说法,表达出对眼前美景的惊叹。
全诗妙在:
1. 调动了多种感官 - 荷花的香气(嗅觉)、归鸟的鸣叫(听觉)、晚风的凉意(触觉)
2. 动静结合 - 风吹荷动是动态,闲坐赏景是静态
3. 用鸟鸣反衬宁静 - 这正是"蝉噪林愈静"的手法
诗人通过这样一个日常小场景,传递出远离尘嚣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心境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夏日湖畔特有的清凉与惬意。
释智圆
释智圆(976~1022),字无外,自号中庸子,或称潜夫,俗家姓徐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。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,后人因称其为“孤山法师”。释智圆虽为佛徒,但颇爱好儒学,喜为诗文,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,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