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在的乡村水边图景,通过几个简单却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悠然心境。
前两句"老柳中间野岸滨,水清常照村边身"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:弯曲的老柳树站在野草丛生的河岸边,清澈的河水像镜子一样,常年映照着村民的身影。这里用"老柳"和"野岸"这种不加修饰的自然景物,营造出质朴亲切的乡村氛围。
后两句"白鸥黄鸟相忘久,来往如今不避人"特别有趣,诗人观察到白鸥和黄鸟已经习惯了人类的存在,不再像从前那样见人就飞走。这种细节描写其实暗含着更深的意思:当人类不打扰自然时,动物就会放下戒备,就像诗里说的"相忘久"——彼此都忘记了要保持距离这回事。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平常的景物传递最温暖的生活哲学。诗人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词藻,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,把河边常见的柳树、清水、小鸟写得充满人情味。我们读的时候,不仅能看见那幅水边风景,更能感受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——当人类以温柔的方式对待自然时,就能收获这份鸟不怕人、水映人影的和谐美好。这种简单中的深刻,正是中国传统田园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葛天民
葛天民,字无怀,越州山阴(浙江绍兴)人,徙台州黄岩(今属浙江)曾为僧,,字朴翁,其后返初服,居杭州西湖。与姜夔、赵师秀等多有唱和。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,有《无怀小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