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边独自饮酒的宁静画面,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。
前两句"江色侵枫冷,松风入暮幽"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的江景:枫叶被江水映照得泛着寒意,松林间的晚风更添暮色中的幽静。这里用"侵"字巧妙表现了江水的凉意慢慢渗透到枫叶中的过程,"入"字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轻拂松林的声响。
后两句"莫愁樽酒尽,明月在高楼"笔锋一转,从写景转为抒情。诗人说不要担心酒杯将空,因为高楼上还有明月相伴。这里用明月替代酒友,既表现了孤独中的豁达,又暗含"举杯邀明月"的雅趣。高楼上的明月不仅是实景,更象征着永恒的美好,让短暂的独酌有了超越时空的意境。
全诗短短20字,却包含了视觉(江、枫)、触觉(冷)、听觉(松风)、时间(暮)的多重感受,最后以明月作结,在清冷中透出温暖,在孤独中显出旷达。诗人通过这样一个小场景,传递出中国文人特有的"独处而不寂寞"的生活智慧。
顾禧
宋吴郡人,字景繁,号痴绝叟。不求仕进,居光福山中,终日闭户读诵,博极坟典。高宗绍兴中郡以遗逸荐,不起,闲居五十年不出,名重乡里。著作甚丰,与吴兴施宿合注苏轼诗,为陆游所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