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赵运使二首

用民如用焉,可御不可驰。
论人如率医,贵常不贵奇。
古琰才智士,日与功名期。
傥遂李广侯,文帝数乃奇。
先生盘石宗,一节江南归。
圣皇夜半席,宁以鬼神移。
遥知清问下,万里寄一辞。
当使觳觫牛,不独见乃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姓赵的官员的送别之作,核心思想是探讨如何做一个好官。全诗用比喻和典故,表达了作者对为政之道的深刻见解。

前四句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讲治国用人之道:
1. "用民如用马":管理百姓要像驾驭马匹,既不能放纵(可御不可驰),又要懂得节制。
2. "论人如选医":选拔人才要像选择医生,看重稳定可靠(贵常),不追求标新立异(不贵奇)。

中间八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政治观点:
- 用李广的例子说明,有才能的人(古琰才智士)都渴望建功立业,但像李广这样的人才,汉文帝却认为他生不逢时(数乃奇)。
- 称赞赵运使像磐石般稳重(盘石宗),为官清正(一节江南归),连皇帝(圣皇)都会在深夜思考他的建议。

最后四句是临别赠言:
- 相信赵运使即便到远方任职(万里寄一辞),也能让百姓像被安抚的牛(觳觫牛)一样安心,用实际政绩赢得认可(不独见乃知)。

全诗亮点在于:
1. 用驾驭马匹、选择医生等生活化比喻,把复杂的为政之道说得通俗易懂。
2. 通过李广的典故,委婉提醒友人既要保持才能,也要顺应时势。
3. "盘石宗"的比喻既赞美了友人稳重可靠的品质,又暗含对他未来仕途的期许。
4. 结尾用"安抚牛"的意象,生动表达了希望友人做个能安定民心好官的祝愿。

这首诗把送别之情转化为政治智慧的交流,既有朋友间的真诚建议,又展现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。

彭龟年

(1142—1206)临江军清江人,字子寿,号止堂。尝从朱熹、张栻游。孝宗乾道五年进士。授宜春尉。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。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,议论忠直,操行坚正。指斥韩侂胄,庆元二年被追官、勒停。嘉泰三年起知赣州,以疾辞,除集英殿修撰、提举冲佑观。开熙二年,守宝谟阁待制致仕。卒谥忠肃。有《止堂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