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麓寺

古木与云齐,门前百丈梯。
我来烦想涤,疑是过灵溪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邃的山寺景象,通过简单的语言传递出心灵的洗涤与升华。

前两句"古木与云齐,门前百丈梯"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岳麓寺的雄伟。参天古树高耸入云,寺前的台阶仿佛直通天际,这种夸张的描写让读者立刻感受到寺庙的庄严与神秘。

后两句"我来烦想涤,疑是过灵溪"则转向内心感受。诗人来到此处,尘世的烦恼都被洗涤一空,恍惚间仿佛穿越了传说中的灵溪(佛教中象征净化心灵的圣水)。这里用"疑是"二字,既表达了净化心灵的强烈感受,又保留了一丝不确定的朦胧美。

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夸张的景物描写营造超然意境
2. 通过空间的高低对比(古木、云、百丈梯)暗示精神境界的提升
3. 将外在景物与内心体验自然衔接
4. "灵溪"的典故用得含蓄自然,不露痕迹

诗人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让读者通过他描绘的画面和感受,自然体会到远离尘嚣、心灵净化的美妙体验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。

赵抃

赵抃(biàn)(1008年—1084年), 字阅道,号知非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)人。北宋名臣。元丰七年(1084年),赵抃逝世,年七十七,追赠太子少师,谥号“清献”。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,时称“铁面御史”。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长厚清修,日所为事,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。著有《赵清献公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