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战国名将乐毅的故事,用对比手法突出他的忠义品格。
前两句用反例铺垫:第一句说有人因私愤报复韩国("韩驷"代指韩国),第二句说有人为泄愤做出荒唐事(用鞭打楚国郢都来影射)。这两件事都展现了人性中狭隘记仇的一面。
后两句笔锋一转,赞美乐毅:这位将军值得敬拜,因为他即使被燕惠王猜忌、被迫投奔赵国,也坚持"宁死不谋燕"的原则——绝不利用赵国的力量报复燕国。这种以德报怨的胸襟,与前两句的狭隘形成强烈反差。
全诗通过正反对比,用短短二十个字就塑造出一个恩怨分明、忠义无双的将军形象。最打动人心的就是"宁死不谋燕"这五个字,把乐毅"你负我,我不负你"的君子气度写得力透纸背。
刘克庄
刘克庄(1187~1269) 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