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漂泊在外多年的人对家中妻子的思念和愧疚。
前两句"清海飘零十载馀,刀环旧约总成虚"说自己在海上漂泊十多年,当年离别时和妻子约定早日回家的承诺都成了空话。"刀环"是古代离别时互相赠送的信物,这里代指约定。
后两句"闺中何似休相忆,目送归鸿不寄书"是诗人对妻子说的话:你在家就别再想我了,看着天上飞过的大雁(古人用鸿雁传书),我也不会给你写信。表面看似绝情,其实是表达自己无法实现诺言的痛苦——不是不想联系,是不敢联系,怕让妻子更伤心。
整首诗用平淡的语气说着最深的思念,那种"近乡情更怯"的矛盾心理特别打动人。最妙的是最后"不寄书"三个字,把游子既思念家人又无颜相见的复杂心情写得入木三分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