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① 其四
闽学追鲁邹,东宁昧如障。
当为延名儒,来兹开绛帐。
俾知道在迩,尊君与亲上。
子孝及父慈⑴,友恭更廉让。
从兹果力行,诱掖端趋向。
其次论文章,经史为酝酿。
古作秦汉前,八家当醯酱。
制义本儒先,理明气欲王。
洗伐去皮毛,大雅是⑵宗匠。
此地⑶文风靡,起衰亦所望⑷。
当为延名儒,来兹开绛帐。
俾知道在迩,尊君与亲上。
子孝及父慈⑴,友恭更廉让。
从兹果力行,诱掖端趋向。
其次论文章,经史为酝酿。
古作秦汉前,八家当醯酱。
制义本儒先,理明气欲王。
洗伐去皮毛,大雅是⑵宗匠。
此地⑶文风靡,起衰亦所望⑷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清代官员写给台湾巡使黄玉圃的建议书,核心思想是:台湾需要加强文化教育,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。
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理解:
1. 现状分析(前4句)
- 福建的儒学水平已经接近孔子故乡(鲁邹),但台湾(东宁)的文化教育还很落后。
- 建议从大陆聘请优秀儒学老师来台湾办学授课。
2. 教育重点(中间12句)
- 品德教育优先:要教百姓忠君爱国、孝顺父母、兄弟和睦、廉洁谦让等儒家道德。
- 学习方法:不能光说不练,要实际行动;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。
- 文化教育:写文章要以经史为基础,学习秦汉古文,把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当调味品(意思是次要)。
- 考试文章:科举文章要明白道理、气势充沛,去掉浮华辞藻,回归雅正传统。
3. 期待效果(最后2句)
- 现在台湾文风衰败,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振兴文化。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- 用做饭比喻学习(绛帐=教室,醯酱=调味品),把抽象的教育理念说得生动有趣。
- 既有高标准(追鲁邹),又很务实(从孝道、写文章等具体事抓起)。
- 展现了大陆官员对台湾文化发展的关心,强调两岸文化同根同源。
核心思想今天仍值得思考:教育要德才兼备,文化传承要抓住根本,发展要结合实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