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生机勃勃,同时暗含深意。
前两句写景:春天归来,宫苑里的柳树绿意渐浓,参差不齐的枝条上,每片嫩叶都像含着薄雾,整棵树的枝条柔柔地下垂。这里用"含烟"形容柳叶的朦胧美感,用"树树垂"表现柳枝的轻盈姿态。
后两句抒情:诗人担心茂密的柳条会遮挡皇帝车驾的视线,于是干脆把朝南的柳枝都折断了。表面看是写对皇权的敬畏,实则可能暗讽官场中趋炎附势的现象——就像柳枝只敢向南生长(南象征权力),但最终仍逃不过被折断的命运。
全诗妙在借物喻人,通过柔美的柳树形象,暗写官场生态。柳枝的"怕"与"折"形成强烈反差,温柔景物下藏着尖锐的社会批判,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