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伯毛公宅画菜
贵家金屏写生者,竞取纤秾斗高下。
独怜意匠非世情,戏点嘉蔬气萧洒。
琅玕作叶璚瑶根,笔底畦径移西园。
菁华荏苒过雨湿,紫翠历乱凌风翻。
黄花丹缬各未吐,胡蝶蜜峰俱已喧。
南宫宰相白玉堂,挂之素璧生清凉。
谁为灌溉剧抱瓮,我欲采撷盈倾筐。
岂无犀盘象箸大官肉,肥腴不快水雪肠。
对此薄饭每易饱,疏帘欹枕青春长。
齑盬之味安能忘,呜呼齑盐之味安能忘。
独怜意匠非世情,戏点嘉蔬气萧洒。
琅玕作叶璚瑶根,笔底畦径移西园。
菁华荏苒过雨湿,紫翠历乱凌风翻。
黄花丹缬各未吐,胡蝶蜜峰俱已喧。
南宫宰相白玉堂,挂之素璧生清凉。
谁为灌溉剧抱瓮,我欲采撷盈倾筐。
岂无犀盘象箸大官肉,肥腴不快水雪肠。
对此薄饭每易饱,疏帘欹枕青春长。
齑盬之味安能忘,呜呼齑盐之味安能忘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挂在贵族家中的蔬菜画,通过对比和联想,表达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浮华的反思。
诗的开头说,富贵人家喜欢用金屏风展示华丽的画作,画家们争相比拼谁画得更精细艳丽。但作者却欣赏这幅蔬菜画,因为它不随波逐流,画风潇洒自然。画中的蔬菜栩栩如生:菜叶像美玉,菜根似琼瑶,仿佛把西园的菜畦搬到了画中。雨后蔬菜青翠欲滴,在风中摇曳生姿,虽然还没开花,但已经吸引了蝴蝶蜜蜂。
接着作者展开联想:这幅画挂在宰相府的白玉墙上,给华贵的厅堂带来清新气息。他想象有人为这些蔬菜浇水,自己恨不得摘满一筐。然后笔锋一转,说虽然有大鱼大肉,但吃多了反而不舒服,看着这幅画却能让人胃口大开,粗茶淡饭也吃得香,在春天的午后舒舒服服睡一觉。
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咸菜拌饭的滋味怎能忘记?这是对简朴生活的深情回忆。全诗通过一幅蔬菜画,巧妙对比了富贵与朴素的不同体验,最终落脚在对平淡真味的怀念,暗示奢华生活不如粗茶淡饭来得踏实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