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 其三

辨色争朝咫尺颜(宋刘克庄《后村千家诗》卷一六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一句,但生动刻画了古代官员上朝时的场景。"辨色争朝"四个字特别传神——天还没大亮,官员们就借着微弱的晨光互相辨认同僚的面容("辨色"),争先恐后地赶去上朝("争朝")。"咫尺颜"更是巧妙,既说明大家挤得近在咫尺,又暗示在昏暗光线下连同僚的脸都看不清。

诗人用这种晨光朦胧中拥挤匆忙的画面,暗讽了官场竞争的激烈。就像现代人挤早高峰地铁一样,古代官员为了表现积极也得摸黑赶路,生怕迟到影响仕途。短短一句诗,既写实又带讽刺,让读者看到历史课本里不会写的、真实而滑稽的官场日常。

杜衍

杜衍(978年—1057年3月17日),字世昌。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北宋名臣,唐朝名相杜佑之后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杜衍登进士第,补扬州观察推官,历知乾、扬、天雄、永兴、并等州军,以善于治狱闻名。庆历七年(1047年),以太子少师致仕,累加至太子太师,封祁国公。杜衍寓居南都十年后,于嘉祐二年(1057年)去世,年八十。获赠司徒兼侍中,谥号“正献”。杜衍善诗,工书法,所写正、行、草书皆有章法,为世人推重。《两宋名贤小集》收有《杜祁公摭稿》一卷,《全宋诗》录有其诗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