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 其一

带甲连三郡,投鞭海可梁。
人心异秦越,天险谩金汤。
火烈牙樯遁,星驰羽檄忙。
春风桃李夜,谁复念流亡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和百姓的苦难,语言直白有力,情感深沉。

首联“带甲连三郡,投鞭海可梁”用夸张手法写军队规模庞大——士兵的铠甲连成片覆盖三个郡县,战马鞭子扔进海里都能填出一条路。这种写法凸显战争阵势骇人,暗示即将爆发激烈冲突。

颔联“人心异秦越,天险谩金汤”揭示战争根源:人心离散如敌国(秦越相隔),再坚固的防线(金汤喻城池)也形同虚设。这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内部分裂导致防御失效。

颈联“火烈牙樯遁,星驰羽檄忙”动态描写战况:战船在烈火中逃窜(牙樯指船桅),加急军报像流星般飞驰。两组镜头一近一远,展现战争的高压状态。

尾联笔锋突转,用“春风桃李夜”的宁静美景反衬现实残酷——在这春暖花开时节,谁还记得流离失所的难民?最后一句质问直击人心,在美景与苦难的强烈对比中,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统治者漠视民生的愤慨。

全诗像一部战争纪录片:前六句是快节奏的战争场面,最后定格在难民镜头。诗人用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(连片铠甲、填海马鞭、着火战船)和巧妙对比(春夜美景vs百姓流亡),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战争的破坏力,引发对和平的珍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