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书

槌碎黄鹤楼,吸尽西江水。
索酒可以起,吹灯照无睡。
夹城溪汤汤,负郭山靡靡。
逢花其命乞,蓬心我蓬累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醉书》展现了一个狂放不羁、借酒抒怀的诗人形象,充满了豪迈与孤独交织的情感。

开头两句"槌碎黄鹤楼,吸尽西江水"就气势惊人。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内心的激荡——想要砸碎著名的黄鹤楼,喝干整条西江水,这种不切实际的狂想,正是酒后豪情的典型表现,也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或束缚的挣脱。

"索酒可以起,吹灯照无睡"这两句更直白:要酒才能起身,吹灭灯火却睡不着。生动刻画了一个借酒消愁、辗转难眠的醉汉形象,透露出内心深处的苦闷。

中间写景的"夹城溪汤汤,负郭山靡靡",用流水声和山势的绵延,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。这里的山水不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,而是衬托孤独的背景板。

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:"逢花其命乞,蓬心我蓬累"。遇到花儿就向它讨酒喝,而"蓬心"指像蓬草一样漂泊无定的心境,"蓬累"则是这种漂泊带来的疲惫。诗人把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,看似自由实则身不由己,这种矛盾心理正是全诗的核心。

整首诗通过醉酒后的狂言、失眠的焦躁、萧瑟的景物和漂泊的比喻,展现了一个借酒放纵却难掩孤独的灵魂。表面豪放不羁,内里却是对现实无奈的逃避,这种反差正是诗歌打动人心的地方。诗人用酒来对抗世界的沉重,但最终还是要面对内心的漂泊与疲惫,这种真实的情感引起古今读者的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