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元亢见贻
人生如浮云,梦境无真乐。
功名绕床卢,聚散合钱醵。
可怜灯火读,圣处⑴恨未博。
我非金闺彦,敢静玉关柝。
衰年未免俗,万事随猎较。
安得共芳洲,相期采兰若。
眷言平生欢,宁负岁寒约。
唾手(徐本作玉)可书绅,君意良不薄。
功名绕床卢,聚散合钱醵。
可怜灯火读,圣处⑴恨未博。
我非金闺彦,敢静玉关柝。
衰年未免俗,万事随猎较。
安得共芳洲,相期采兰若。
眷言平生欢,宁负岁寒约。
唾手(徐本作玉)可书绅,君意良不薄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、功名和友情的深刻感悟,语言平实却充满哲理。
1. 人生感悟:开篇用"人生如浮云"比喻生命的短暂无常,指出追求功名就像围着床打转一样徒劳,朋友聚会喝酒的快乐也是暂时的。这种看透世事的豁达感,让现代人也能产生共鸣。
2. 自我反思:作者坦诚自己虽然刻苦读书("灯火读"),但学问还不够渊博;虽然不算是杰出人才("金闺彦"),却也有戍守边关的志向。这种既谦逊又带着些许不甘的矛盾心理很真实。
3. 生活态度:人到晚年("衰年"),作者选择随遇而安,像打猎时追逐猎物一样顺其自然地生活。但他内心仍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("平生欢")一起采香草、游芳洲,保持高尚的情操。
4. 友情珍贵:最后四句是重点,作者把朋友的深情厚谊比作可以刻在衣带上的箴言,说明这份承诺("岁寒约")经得起时间考验,就像松柏耐寒一样。朋友看重他的情意让他深受感动。
全诗的魅力在于:用云、梦、打猎等日常比喻说透人生道理;既承认现实局限又保持精神追求;特别突出了乱世中真挚友情的可贵。这些感悟穿越千年,依然能打动今天的读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