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夜宿惠山精舍

惠山草堂秋夜清,道人夜坐听泉声。
中庭不见古松影,西岭却遮新月明。
一里松庵期信宿,十年鹿洞梦孤征。
明朝藜杖须将去,从我閒行三两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在惠山寺庙留宿的宁静画面,充满禅意和人生感悟。

前四句写景:秋天的惠山草堂格外清幽,修行者静坐聆听泉水声。院子里古松的影子已经看不见了,但西边山岭上却能看到新升的月亮。这里用"不见"和"却遮"形成对比,暗示时光流转、景物变迁的自然规律。

后四句抒情:诗人说十年前就梦想来这松树环绕的寺庙住两晚,如今终于实现。明天就要拄着藜杖离开了,但希望能有三两知己相伴同游。这里"十年鹿洞"用典故表达长期向往,"孤征"则透露出人生旅途的孤独感。

全诗通过"听泉""看月"等简单动作,展现淡泊宁静的心境。最后"三两生"既指同游的伙伴,也暗含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诗人把一次普通的寺庙夜宿,写得既有画面感,又蕴含深刻的人生感悟,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闲适之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