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雪中对菊适王广文送酒侑以秋雪歌次韵奉答

长怜菊花黄,不见雪花白。
花雪两蹉跎,历落东西陌。
今年雪白与花黄,平分秋色不相降。
雪明似可添花色,花袅犹疑假雪香。
生憎赏雪寻饯菊,一秋好景将过目。
楚泽梁园漫品题,对酒高歌意随足。
为问渊明玩菊时,有无六出含霜枝。
为问浩然踏雪候,曾否繁英尚绕篱。
此时花雪成两好,花亦不迟雪不早。
但愿花前雪并妍,莫教雪后花增恼。
古来竞斗梅与雪,祇今梅菊何差别。
共保贞心耐岁寒,凛凛冰霜各争烈。
懒散幽斋常宴眠,欲访故人无酒钱。
却恐花雪成虚度,白衣怅望空悠然。
广文先生意豁如,晓来助我金屈卮。
几度花前共对雪,几度雪前共赋诗。
怜君与我岁寒友,到处论文托尊酒。
即今相对不尽欢,何处过从羡八斗。
红光人面春风和,据案聊赓秋雪歌。
因忆今年赋春雪,风流胜事尚未磨。
不知此后陪清赏,秋雪何如春雪多。
为尔临风数酬唱,新篇他日嗣阴何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菊花与雪共存的独特秋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与友人共赏的愉悦心情。全诗围绕"花雪争辉"展开,语言生动,意境优美。

诗中首先用对比手法写菊花与雪通常难以同时出现,但今年却意外地平分秋色:白雪映衬得菊花更艳丽,菊花摇曳间仿佛带着雪的清香。这里用拟人化的描写,让花与雪仿佛在比美。

接着诗人通过两个问句,联想到陶渊明赏菊时是否见过带雪的菊花,孟浩然踏雪时是否见过盛开的菊花,突出了这次花雪同现的难得。诗人希望这样美好的景象能持续,不要让雪后凋零的菊花破坏这份美好。

后半部分转入与友人共赏的欢乐场景。诗人感谢友人送酒助兴,回忆起他们多次在花前赏雪、雪前赋诗的交游。诗中"红光人面春风和"一句,生动描绘出饮酒赏景时满面红光、如沐春风的惬意。

最后诗人联想到之前写过的春雪诗,不禁比较起春秋两季的雪景哪个更美,并期待未来继续与友人吟诗唱和。全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,展现了文人雅士赏景吟诗的风雅生活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1. 抓住"秋雪映菊"这一罕见自然现象,写出新颖意境
2. 巧妙运用对比和拟人手法,让花雪具有人的情感
3. 将自然美景与友情、诗酒之乐自然融合
4. 语言明快流畅,画面感强,读来仿佛身临其境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