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
我有五亩宅,迢迢东海隅。
有屋盈百椽,有芋亦数区。
曲栏接芳榭,脩竹俯清渠。
过门无俗宾,接席皆文儒。
别来岁星周,惆怅恒郁纡。
岂惟负风月,猿鹤皆怨吁。
白云何英英,招邀与之俱。
誓将返吾辕,归读先人书。
达人委元化,出处无定拘。
命运既已然,徘徊将何如。
有屋盈百椽,有芋亦数区。
曲栏接芳榭,脩竹俯清渠。
过门无俗宾,接席皆文儒。
别来岁星周,惆怅恒郁纡。
岂惟负风月,猿鹤皆怨吁。
白云何英英,招邀与之俱。
誓将返吾辕,归读先人书。
达人委元化,出处无定拘。
命运既已然,徘徊将何如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文人对自己理想生活的怀念和现实困境的无奈。
诗人先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家:五亩大的宅院靠近东海,上百间屋子,还有种芋头的菜地。院子里有漂亮的栏杆连接着花厅,高高的竹子倒映在清澈的水渠边。来拜访的都是文人雅士,没有庸俗的客人。这些描写展现了他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——清雅、闲适、远离尘嚣。
但现实是残酷的。诗人说离开这个地方已经整整一年("岁星周"指木星绕太阳一周约12年,这里可能是虚指多年),心里一直闷闷不乐。他不仅错过了美好的风景("负风月"),连家里的猿猴和鹤都在埋怨他不在家。这里用拟人手法,把动物都写得有感情,更突出他的思念。
看着天上自由飘动的白云,诗人想跟着云一起回家,重拾书本过读书人的生活。但他也明白,聪明人应该顺应自然变化("委元化"),人生进退本来就没有固定模式。最后他感叹:既然命运已经这样安排了,自己在这里犹豫不决又有什么用呢?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。诗人像很多现代人一样,怀念简单纯粹的生活,却被现实牵绊。他用优美的自然景物反衬内心的纠结,最后看似豁达的结论里其实藏着无奈。这种对"诗和远方"的向往与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矛盾,到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