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子重游长芦寺

行来思住觉城东,粥饭随缘早晚钟。
安得心田荒万有,便惊眼界失千重。
笑谈喜接真摩诘,衰病休嗟老曼容。
馊饮残羹应不惜,聊分水墨为成龙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次游历长芦寺的经历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、心境和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
首句“行来思住觉城东”,写诗人行走途中,突然想停下来,停留在城东的寺庙。这里的“觉城”可以理解为觉悟之地,暗示诗人希望在寺庙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。接下来,“粥饭随缘早晚钟”描绘了寺庙的简朴生活,僧人随缘而食,早晚钟声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。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的感悟。

“安得心田荒万有,便惊眼界失千重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渴望。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,达到一种空灵的境界,这样便能超越眼前的局限,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这里的“心田荒万有”意味着心灵的纯净与空灵,而“眼界失千重”则是指超越了世俗的束缚,获得更高层次的视野。

“笑谈喜接真摩诘,衰病休嗟老曼容”中,诗人通过与僧人的笑谈,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。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位智者,诗人在这里用“真摩诘”来形容僧人的智慧。而“衰病休嗟老曼容”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自我安慰,提醒自己不要为衰老和疾病而哀叹,应该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。

最后一句“馊饮残羹应不惜,聊分水墨为成龙”,诗人以“馊饮残羹”比喻生活中的艰辛和简朴,但并不因此而感到遗憾。相反,诗人认为通过这些简朴的生活体验,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,就像用简单的水墨画也能画出龙的形象一样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,认为即使生活艰苦,也能从中找到美和意义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简朴生活和与僧人的交流,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、超越世俗的渴望,以及对生活中苦难的坦然接受和积极面对的态度。诗人通过简朴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,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。

李之仪

李之仪(1038~1117)北宋词人。字端叔,自号姑溪居士、姑溪老农。汉族,沧州无棣(庆云县)人。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,通判原州。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,朝夕倡酬。元符中监内香药库,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,不可以任京官,被停职。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。后因得罪权贵蔡京,除名编管太平州(今安徽当涂),后遇赦复官,晚年卜居当涂。著有《姑溪词》一卷、《姑溪居士前集》五十卷和《姑溪题跋》二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