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邑中作

菰蒲风起雨濛𩆓,万室参差浸碧澜。
一鹤归来城郭改,二龙飞去洛波寒。
松迷旧径犹存寺,蛙聒新畬总为官。
却喜故家文献在,半从鞍马半儒冠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金坛邑中作》描绘了一个地方在风雨中的景象,同时融入了历史变迁和人情冷暖的感慨。

开头两句写的是风雨中的景象:水边的菰蒲在风中摇曳,细雨濛濛,千家万户的房屋在碧波中若隐若现。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。

接下来的两句引入了历史变迁的意象:一只仙鹤归来,发现城郭已经改变;两条龙飞走,洛水的水波似乎也带着寒意。这里用神话中的仙鹤和龙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,暗示着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。

中间两句写的是旧地的景象:松树遮掩了旧时的小路,但寺庙依然存在;青蛙在新开垦的田地里聒噪,仿佛在为官府的作为而喧嚣。这里通过对比旧与新,表达了对传统和自然的怀念,以及对现实中官府行为的无奈。

最后两句转向对家族文化的欣慰:诗人感到高兴的是,家族的文献仍然保存着,家族中既有从军的勇士,也有读书的儒生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和文化的珍视,以及对家族成员不同选择的包容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变迁的描写,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,同时也流露出对家族文化的自豪和对传统的怀念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反思,也有对家族和历史的深情,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。

俞德邻

俞德邻(1232~1293)字宗大,自号太玉山人,原籍永嘉平阳(今属浙江),父卓为庐江令,侨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)。度宗咸淳九年(1273)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,未几宋亡。入元,累受辟荐,皆不应。因性刚狷,名其斋为佩韦(本集卷八《佩韦斋箴》)。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,年六十二。遗著由其子庸辑为《佩韦斋文集》十六卷(其中诗七卷),于元仁宗皇庆元年(1312)刊行,另有《佩韦斋辑闻》四卷。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,《至顺镇江志》卷一九有传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