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河间陈太守十四韵
太邱光史册,东武轶陶甄。
帜拔巍科早,风移太邑传。
彤廷隆誉洽,瀛郡德星连。
抚字劳丰歉,恩膏匝陌阡。
珠光辉合浦,麦颖秀旻天。
邵杜声华著,龚黄事业肩。
腐儒依绛帐,旧物有青毡。
蠹饱神仙字,炊荒苜蓿田。
徒闻三绝誉,深愧两斋贤。
雪酿梅花白,春归柳絮妍。
觞称腊去后,筵敞月来先。
覆冒承殊渥,输忱鲜滴涓。
叨陪群属末,泥首祝遐年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寿河间陈太守十四韵》是一首祝寿诗,用华丽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地方官员(陈太守),同时表达了作者作为普通文人的谦卑和对寿星的祝福。
全诗可分为四部分:
1. 赞美陈太守的才华与功绩(前八句):
开篇用“冠冕南都丽,文章北斗悬”这样的比喻,说陈太守的才华像北斗星一样耀眼,治理地方的功绩像太邱(古代贤人)一样载入史册。
接着说他很早就考取了功名(“帜拔巍科早”),在地方上推行教化,移风易俗(“风移太邑传”),朝廷对他赞誉有加(“彤廷隆誉洽”),百姓也爱戴他(“瀛郡德星连”)。
2. 具体描述陈太守的政绩(接下来六句):
说他体恤百姓,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都尽心尽力(“抚字劳丰歉”),恩惠遍及乡野(“恩膏匝陌阡”)。
用“珠光辉合浦”比喻他让地方重现繁荣,用“麦颖秀旻天”形容在他的治理下农业兴旺。
最后将他比作历史上著名的清官邵杜、龚黄,说他的政绩和名声可以与他们比肩。
3. 表达作者的谦卑和仰慕(接下来六句):
作者自称“腐儒”,说自己虽然学问浅薄,但有幸能依附于陈太守(“依绛帐”),像守着旧青毡一样坚守着文人的本分。
用“蠹饱神仙字,炊荒苜蓿田”自嘲生活清贫,学问也不精深,虽然听说过陈太守“三绝”(可能指才学、德行、政绩三方面都很杰出)的美誉,但自己却愧对“两斋贤”(可能指陈太守身边的贤士)。
笔锋一转,用“雪酿梅花白,春归柳絮妍”这样优美的景物描写,烘托出祝寿的喜庆氛围。
4. 表达祝福(最后四句):
说在腊月过后设宴祝寿,月色正好,自己承蒙陈太守的关照(“覆冒承殊渥”),却无以为报(“输忱鲜滴涓”)。
最后谦称自己只是众多下属中的一员,恭敬地叩首祝愿陈太守长寿(“泥首祝遐年”)。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* 用典巧妙: 虽然用了很多历史人物和典故,但都紧扣主题,突出陈太守的贤能。
* 比喻生动: 如“文章北斗悬”“珠光辉合浦”等,形象地展现了陈太守的才华和政绩。
* 情感真挚: 既有对陈太守的敬仰,也有作者自谦的真诚,最后祝福也显得格外恳切。
总结: 这是一首典型的古代祝寿诗,通过赞美寿星的才华、功绩和品德,表达作者的敬意和祝福。虽然语言华丽,但情感真挚,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贤明官员的推崇和对长寿的美好祝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