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酉君为家少詹侄画四时花卉卷二首 其二

吹开吹谢自年年,人世风灾绝可怜。
一片丹青非色界,四禅天是养花天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探讨了生命与艺术的永恒之美。

第一句"吹开吹谢自年年"用花开花谢比喻生命的自然循环,年年如此,就像风吹过花朵一样自然而然。这里暗示生命短暂但循环不息。

第二句"人世风灾绝可怜"将人世间的苦难比作摧残花朵的狂风,表达对人间疾苦的同情。"风灾"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人生路上的种种磨难。

第三句"一片丹青非色界"最有深意。画家用笔墨创造的花卉世界(丹青)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局限(色界),说明艺术能创造比现实更美好的境界。

最后"四禅天是养花天"将佛教最高禅境比作永远繁花盛开的天堂。这里把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比作佛教修行的终极状态,暗示真正的艺术能让人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。

全诗通过四季花卉的意象,表达了几个深刻思想:生命虽然短暂但循环不息;现实世界充满苦难;艺术能创造超越现实的美好;最高境界的艺术如同宗教修行般纯净永恒。诗人用花开花谢这个日常景象,带出了对生命、艺术、超脱的哲学思考,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