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狂放不羁的诗人登上摄山顶峰,远眺江景的豪迈场景。全诗充满动感和力量感,语言直白却气势磅礴。
开篇"山僧出户惊狂客"用对比手法,写连见多识广的山僧都被诗人的狂放姿态震惊,侧面烘托诗人的特立独行。"绝顶立同山木植"这个比喻很妙,说诗人站在山顶像树木一样扎根大地,既显坚定又暗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。
中间四句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登山过程:苍松掩映的南阁、飞鸟与人争高的画面、白云中招手、天风久立,这些意象组合出惊险又浪漫的登山体验。特别是"白云濛濛一招手"这句,把云拟人化,仿佛自然在邀请诗人共舞,充满奇幻色彩。
最后两句"雄心直挟海水飞"是诗眼,将内心的豪情比作挟带海水飞腾,夸张又贴切。南望天门北眺京口的对仗,不仅展现广阔视野,更把个人抱负与家国情怀联系起来,使诗意升华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冲破束缚的生命力,诗人用"狂客""雄心"等词直抒胸臆,配合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象,完美诠释了"天人合一"的古典美学。读来能感受到那种站在高山之巅、胸怀天地的畅快,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。
洪亮吉
洪亮吉(1746~1809)清代经学家、文学家。初名莲,又名礼吉,字君直,一字稚存,号北江,晚号更生居士。阳湖(今江苏常州)人,籍贯安徽歙县。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,授编修。嘉庆四年,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,极论时弊,免死戍伊犁。次年诏以“罪亮吉后,言事者日少”,释还。居家十年而卒。文工骈体,与孔广森并肩,学术长于舆地。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,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