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八 溪光亭

溪亭新雨馀,秋色明滉漾。鸟渡夕阳中,鱼行白石上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溪亭的清新画面,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。

前两句写环境:刚下过雨的溪边亭子,秋色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显得格外明亮。"新雨馀"三个字就让人感受到雨后的湿润空气,"滉漾"写出了水面反射阳光的晃动感。

后两句用两个动态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:鸟儿在夕阳中飞过,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里游动,连水底的白石都看得一清二楚。"鸟渡"和"鱼行"形成巧妙的对称,一个在空中,一个在水里,共同构成了立体的自然图景。

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下的短视频:先是一个雨后溪亭的大全景,然后镜头捕捉到飞鸟的掠影,最后推近到水中游鱼的特写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这几个精选的镜头,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悠闲自在的心境。

苏辙
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