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古诗三十首 其十二 (咏史)张景阳协

易称见几行,宁以终日需。
醴忘穆生去,申公徒嗟吁。
遥遥千载下,此风一何孤。
惟有二疏傅,高尚能继诸。
十二通论语,吾职不为辜。
宦成而不去,后悔将何如。
公卿饯之行,祖帐临东都。
高咏蟋蟀篇,挥霍寻欢娱。
多财志损贤,多财过益愚。
不独肥遁嘉,卓识堪为模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借古喻今,通过历史人物故事表达对人生选择的思考。全诗核心围绕"及时抽身"的智慧展开:

前半部分用两个典故对比不同选择的结果:
1. 穆生因察觉危机及时离开(就像《易经》说的"见机行事"),而申公犹豫不决只能叹息,说明把握时机的重要性。
2. 千百年后,这种明智作风很少见,只有疏广、疏受两位(汉代主动辞官的名臣)继承了这种智慧。

中间部分像朋友聊天般给出建议:
- 读完《论语》已尽本分
- 做官成功后不及时退出会后悔
- 用疏广叔侄离京时的盛况(公卿饯行、设帐送别)展现急流勇退的风光

最后四句是全诗精华:
1. "多财损贤志,多财增愚过"像现代警句:钱多了会消磨志向,放大错误
2. 不仅赞美隐居生活,更推崇这种"看清本质"的卓越见识
3. "蟋蟀篇"典故(《诗经》中劝人及时行乐的诗)暗示人生短暂需明智选择

全诗用平实的历史故事,劝诫人们:
- 成功时要懂得知足
- 富贵中保持清醒
- 学会在适当时候放手
这种对"度"的把握,在今天职场和生活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