怨诗五章 其一
生小两结发,春花连理开。
花开同枝艳,花落同土埋。
夫婿峨鸃冠,赫赫凌中台。
右拥娇越姝,左抱媚吴娃。
群鸳春水乐,孤雁霜天哀。
汉月亦自皎,昏夜多云霾。
东邻田舍女,裙布荆为钗。
自怜馌饷苦,慕妾情依徊。
安知期白首,不如贫贱偕。
花开同枝艳,花落同土埋。
夫婿峨鸃冠,赫赫凌中台。
右拥娇越姝,左抱媚吴娃。
群鸳春水乐,孤雁霜天哀。
汉月亦自皎,昏夜多云霾。
东邻田舍女,裙布荆为钗。
自怜馌饷苦,慕妾情依徊。
安知期白首,不如贫贱偕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女子从幸福到心碎的婚姻故事,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富贵虚华下的孤独。
开头四句回忆甜蜜的曾经:她和丈夫从小结为夫妻,像春天的并蒂花一样恩爱,幻想能同生共死。"花开同枝艳"象征新婚的美好,"花落同土埋"是白头到老的誓言。
但紧接着画风突变:丈夫当了大官(峨鸃冠指高官帽),权势显赫(赫赫凌中台),开始左拥右抱(越姝、吴娃指各地美女)。"群鸳春水乐"讽刺丈夫和妾室们像戏水的鸳鸯,而自己成了"孤雁霜天哀",在寒冷中独自挣扎。
最讽刺的是结尾:穷苦的农家女羡慕她的富贵生活,却不知道她宁愿用荣华换回贫贱相守的真心。"汉月亦自皎"暗示月亮依旧明亮,但她的生活早已被乌云(云霾)笼罩,当初"同土埋"的誓言成了笑话。
全诗用"花"贯穿始终:开头用春花比喻爱情,结尾用"不如贫贱偕"点破真相——有些花看似艳丽,却不如野花能自由生长。诗人通过女子之口告诉我们:用尊严换来的富贵,终究是冰冷的牢笼。
姚燮
姚燮(1805—1864)晚清文学家、画家。字梅伯,号复庄,又号大梅山民、上湖生、某伯、大某山民、复翁、复道人、野桥、东海生等,浙江镇海(今宁波北仑)人。道光举人,以著作教授终身。治学广涉经史、地理、释道、戏曲、小说。工诗画,尤善人物、梅花。著有《今乐考证》、《大梅山馆集》、《疏影楼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