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挽前人二首 其一

世德隆周翰,通才压汉儒。
花城颂遗爱,榆塞踵成模。
浩穰须君重,论思协帝谟。
匡庐游不及,寒月淡平芜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在悼念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,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他的品德和功绩。

前两句说这位前辈的德行堪比周朝贤臣,才华超过汉代大儒——这是用历史名人作比,突出他的优秀。"花城"指他治理过的地方,百姓歌颂他留下的仁政;"榆塞"指边疆,说他制定的政策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。

中间四句具体写他的贡献:在繁华都城(浩穰)需要他主持大局,他提出的治国方略(帝谟)深得皇帝认可。可惜诗人没能和他同游庐山(匡庐),如今只能望着寒月下的荒原追思——最后两句突然转入萧瑟景物,用月光荒草的冷清画面,含蓄表达对逝者的怀念。

全诗就像一篇简短的悼词,先列举功绩,最后落笔于思念。没有直接说悲伤,但通过"寒月""平芜"的意象,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站在荒凉之地缅怀先贤的孤寂心情。

刘宰

刘宰(1167—1240)字平国,号漫塘病叟,镇江金坛(今属江苏)人 。绍熙元年(1190)举进士。历任州县,有能声。寻告归。理宗立,以为籍田令。迁太常丞,知宁国府,皆辞不就。端平间,时相收召誉望略尽,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。隐居三十年,于书无所不读。既卒,朝廷嘉其节,谥文清。宰为文淳古质直,著有《漫塘文集》三十六卷,《四库总目》又作有语录,并传于世。

0